青島港-Qingdao Port
一、港口簡介(資料來源:青島港官方網站http://www.qdport.com/)
- 青島港是世界第八大港(2012),中國第二大外貿口岸。
- 始建於1892年,現有職工24000多人,是位於太平洋西岸中國青島市的特大型港口集群,由青島老港區、黃島油港區、前灣新港區和董家口港區等四大港區組成
- 主要從事貨櫃、原油、鐵礦石、煤炭、糧食等各類進出口貨物的裝卸、儲存、中轉、分撥等物流服務和國際客運服務,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,是中國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
- 可停靠18000TEU船舶的世界最大的集裝箱碼頭、40萬噸級礦石碼頭、30萬噸級原油碼頭、10萬噸級煤炭碼頭和沿黃流域最大的散糧接卸基地。
-
2013年9月18日,青島港迎來世界最大集裝箱船舶“美瑞馬士基”號首航。據介紹,“美瑞馬士基”號是目前世界最大、最先進的3E級集裝箱船,總噸位超過19萬噸、船長400米、船寬59米、船高73米、露天甲板可排放23列集裝箱,載箱量18000標準箱。(來自國際在線:http://big5.chinabroadcast.cn/gate/big5/gb.cri.cn/42071/2013/10/03/5311s4273055.htm)
- 青島港的內陸聯外交通便利。港口地處膠濟鐵路的起點,通過膠濟鐵路可以與東北、西北內陸和東南沿海的廣大地區相連接。此外,青島港周邊的輻射狀公路四通八達。距青島市區約十五分鐘車程的「流亭機場」有飛機直飛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哈爾濱、香港等地。勝利油田的石油輸出管道,延伸通達青島港的黃島油港區。
二、世界位置圖
青島港位於山東半島南岸的膠州灣內,屬山東省青島市轄境。
青島港位於山東半島膠州灣畔,毗鄰黃海,與日本、朝鮮半島隔海相望,膠州灣水域面積420平方公里,
終年不凍不淤、浪小涌緩,港闊水深,擁有天然的深水航道,四季通航,優越的地理位置是青島港發展的良好基礎。
青島港地理座標 120 ° 19 ′ 05 ″ E , 36 ° 04 ′ N 。最大潮差 4.50 米,最小潮差 0.25 米。
三、港口位置圖
四、機械設施設備概況
項目 |
數量 |
*橋式起重機 |
39 |
*軌道式起重機 |
106 |
*貨櫃拖車 |
43 |
*重箱堆高機 |
12 |
*空箱堆高機 |
10 |
*小叉車 |
22 |
*吊車 |
2 |
現配備兩台世界上最先進、最大型的新型橋吊,該橋吊帶有兩套可伸縮式雙箱吊具,能同時裝卸兩個40英尺貨櫃或四個20英尺貨櫃。橋吊的起升高度從軌面向上43米,前伸距65米,吊具下最大可承重達100噸,可裝卸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。
* 泊位長度 |
3400m |
* 泊位水深 |
-17.5 米 |
* 航道情況 |
水深-15米 |
* 堆場面積 |
225萬平方米 |
* 冷凍櫃插頭 |
5976個 |
五、近五年營運量
青島港的總吞吐量在 2010年達 35,012萬噸,年成長率達 11%,名列世界第 7 名。
進口貨物中的鐵礦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 1 名,原油吞吐量居中國港口第 1名,對外貿易吞吐量居中國港口第 2名。此外,其貨櫃裝卸效率、鐵礦石卸船效率世界第 1。
2012年,青島港完成輸送量4.069億噸、集裝箱1450.3萬標準箱,進口原油輸送量居中國港口第一位,集裝箱裝卸效率、鐵礦石卸船效率始終保持世界第一。
六、靠泊航線數
青島港與中國大陸沿海各港口均有業務往來。貨櫃運輸有至東南亞、日本、香港等地的定期航線,並有青島至美國東岸的貨櫃主航線,躋身於國際貨櫃運輸樞紐港行列。客運則有至大連、上海、廣州的定期客輪航線。目前,青島港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運輸往來。
七、主要服務航商
MAERSK,CMA-CGM,ZIM,UASC,OOCL,NYK,DMS,CSCL,SKR,MSC,KMTC,
APL,KLINE,YML,Heung-A,COSCON,WANHAI,TS LINE,RCL,MOL,CSAV,
SAFMARINE,NORASIA
八、未來發展
第四代港口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的新生代港口,
以供應鏈整合、港口聯盟等為基本特徵,具有深水化、大型化趨勢,
港口功能多元化並向物流分撥中心及區域資源配置中心發展,港口服務資訊化等特點。
青島港大力實施藍色引領戰略,正按照第四代港口的發展模式
在董家口港區加快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礦、煤、油和散雜貨深水碼頭,
全面發展港口綜合物流、專項物流、加工、保稅、倉儲、商貿、資訊、金融和綜合服務等功能,
打造國家戰略物資物流中心、世界重要能源交易中心、東北亞臨港產業加工中心、全球大宗物資資訊中心和中國港航區域金融中心。
老港區郵輪母港碼頭主體已完工,具備世界最大郵輪靠泊條件,未來將建設成為世界級的郵輪母港。
九、相關新聞
在“油改氣”中抹掉“碳足跡”
――大港機一叉車“油改氣”年減少碳排量相當於一年種234棵樹
您知道一棵樹一年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嗎?答案是111Kg。大港機械一隊經過“油改氣”改造的168號和169號叉車,在試運行一年時間中完成相同起運噸前提下,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燃油減少了2.6萬Kg,年均降低62.21%,相當於一年種下了234棵樹。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抹掉“碳足跡”,為國家“低碳”經濟發展做出貢獻。
這樣的換算並不是隨意而為之。伴隨“低碳”經濟的發展,“碳足跡”和“碳補償”日漸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。“碳足跡”通常指一個活動或產品排放溫室氣體的總和,是對人們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地球影響的形象比喻。產生多少二氧化碳就補償多少樹木,以期通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氧氣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,這就是“碳補償”。
作為負責任的國際第七大港,青島港是耗能大戶,更致力於做節能減排大戶。從2009年3月開始,在集團的大力支持下,大港機械一隊對168號、169號叉車進行“油改氣”改造,用液化燃氣動力替代原有柴油動力,開始了對能源結構調整的嘗試。
經過一年試運行,在相同起運噸前提下,改造後燃氣比燃油產生的二氧化碳減少了2.6萬Kg,年均降低62.21%。翻看4月份統計資料,兩台叉車共完成操作噸22547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52.11kg,降低了62.38%,減排效果較為顯著。
“車都開了一年了,排氣管還一直都很乾淨。”司機逄書田告訴記者,“通過科技創新,不仅减少了废气排放,更为进一步的技改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。”(青岛新闻网)
資料來源:
Ferroalloynet : http://www.ferroalloynet.com/article/the_map_of_chinese_main_ports.html
港口科技平台 : http://www.tpport.com/html/8608.shtml
Drewry : http://ciw.drewry.co.uk/trade_route_analysis/port-throughput-asia-wcna-6/#.UkxP9IZpk-I
Industreams.com& port-investor.com
因應亞太航運網路轉變之高雄港營運策略(2/2)-交通部: http://www.ihmt.gov.tw/periodical/pdf/B1026470.pdf
青岛新闻网
http://www.cargo-in-china.com/shsc/shscli/___S00321_13.html